“老字號”如何鑄就新輝煌?五常大米品牌建設路探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2/06 10:35:14
來源:農民日報

“老字號”如何鑄就新輝煌?五常大米品牌建設路探析

字體:

  稻米加工數字化流水線上,稻米加工從脫殼、谷糙混分離、色選、拋光到裝袋全部自動化完成?!∈茉L者供圖

  隆冬時節,在五常大米主產區黑龍江省五常市的各個大米加工廠里,全自動生產線在不停運轉,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稻米經過脫殼、谷糙混分離、色選、拋光,乳白色的大米傾瀉而出,被裝袋、打包,成為全國各地飯桌上的一道佳肴。

  “一餐五常米,渾忘酒肉香”。自2003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五常大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至今已有20年,經過品牌創建、開發、運用、保護、管理,五常大米已成為展示五常、哈爾濱形象的一張名片,甚至成為黑龍江省的一張優質農產品名片。

  目前,五常市大米加工產業集群已經形成,大米銷售渠道得到明顯拓寬,市場消費呈現高層次化,終端市場銷售價格顯著提升。在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中,品牌價值達710.28億元,位列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百強榜第5名,連續7年蟬聯地標產品大米類全國第一。

  五常大米如何在20年間成就“老字號”的新輝煌?記者來到五常市一探究竟。

  好土好水出好米

  “咱們五常大米,米粒狹長,飽滿堅硬,色澤清白。蒸煮后米香醇厚,入口香糯,回甘無窮?!蔽宄J写竺桩a業服務中心主任張野介紹,五常大米的高顏值和好口感來源于“好出身”。

  俗話說“一兩土,二兩油”,五常市地處張廣才嶺西麓,森林覆蓋率達50.4%,寒地黑土層厚度達1米左右,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最高達10%以上,堪稱“膏腴”之地。高山雪水和山泉水匯聚而成的拉林河、牤牛河等兩大水系297條河流貫穿全境,水質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標準,經由磨盤山水庫、龍鳳山水庫晾曬調劑,特別適合水稻生長。

  “從高空俯瞰五常稻作區,是一個三面環山,開口朝西的馬蹄形盆地,東南季風吹過受山脈的阻擋形成回旋,地處北緯45度黃金緯度,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使干物質和可速溶雙鏈糖積累較多,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適中,口感自然好?!睆堃白院赖卣f,“離開當地的環境,同樣的稻米品種移種到別處,品質就會發生變化?!?/p>

  老天爺賞飯吃,人更要端好這碗飯。走進稻作區會發現,這里除了稻米加工業外,沒有任何工業企業進駐。近十幾年間,為了捍衛五常大米自然生態的純潔性,五常市堅決拒絕污染環境的產業,采用原生態種植方式,施用有機肥,不用除草劑,保持稻作區零污染。目前,五常水稻種植面積249.1萬畝,大米加工企業700余家,五常市綠色種植全域覆蓋,有機種植達100萬畝,年產優質大米70萬噸。

  五常市委書記杜平說:“雖然五常市需要產業,但絕不擺放在稻作區。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也猶豫過、糾結過。但我們想,五常大米,天下唯一,所以五常堅持住了,也做對了!”

  好米賣出好價錢

  五常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外面的道路上,時有滿載貨物的貨車疾馳而過?!?、10月份的時候,這條道上來往跑的就全是各家快遞的車了?!蔽宄J猩虅站指本珠L關寶硯說。電商賣貨是五常大米實現“種得好”到“賣得好”轉變的重要出路。

  五常市杜家鎮七一村是黑龍江省著名“淘寶村”,全村546戶農戶,開設的各類線上網點有134家,僅淘寶店鋪就達到85家。每逢銷售旺季,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給大米打包。分裝、打包設備是這個村電商從業人員的“標配”。一袋袋新米倒進分裝設備,“吐”出來就成了真空包裝的米磚,小貨車就等在庫房外,隨裝隨走。

  58歲的村民張文芹也是其中的一員,經營著五常市秋潤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她將通過網店銷售合作社種植的400余畝水稻?!翱恐诰W上銷售農產品,家里一年可以收入四五十萬元?!睆埼那壅f。

  為了將自己苦心種植的大米賣個好價錢,自2016年開始,只有小學文化的張文芹開始摸索著網絡銷售?!罢胰藥椭_了網店,但我當時一個字都不會打,沒法回復人家的問題,急得直冒汗?!睆埼那壅f,她干脆將自己的手機號發給對方,這種方法很奏效,幫助她積累了不少客戶,大米的銷路也逐漸打開。

  “現在我們全村一共有130多家農民電商,從業人員超過870人?!逼咭淮妩h支部書記周偉說,電子商務增加了農民的就業崗位和收入,村里正在著手成立物流中心和紙殼廠,形成大米種植、生產、銷售、物流的產業鏈,讓村民得到更多實惠。

  要想賣得好,市場營銷也是關鍵。五常市借助傳統營銷方式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不斷創新品牌營銷方式。組織企業多次參加全國大型博覽會、展銷會,利用新興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廣泛宣傳“五常大米”品牌,組織舉辦3屆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五常大米節,在各大電商平臺開設五常大米官方旗艦店,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開設五常大米官方體驗店。在新建的“溯源中國·稻鄉五?!睌底制脚_制作XR城市名片,以數字卷軸為核心講述五常稻米的產業故事,進行數字化互動展示傳播。通過廣辟市場營銷渠道,提高了“五常大米”品牌知名度、美譽度,撬動五常大米品牌價值不斷提升,使五常大米暢銷全國。

  2022年,五常市水稻收購均價為2.6元/斤,大米最低價格8元/斤,是周邊大米價格的2倍以上;最高售價199元/斤,是周邊大米價格的50多倍。五常大米實現收入110多億元,稻米產業經濟效益全國第一。五常市把市場營銷作為品牌建設的重要抓手,線上線下齊發力,實現了由“種得好”向“賣得好”的華麗轉變。

  賣得好更要監管好

  自從五常大米聲名鵲起,關于真假五常大米的探討一直是消費者密切關注的問題。記者調查了解到,有很多商販從周邊地區將普通大米運到五常,在五常包裝后搖身一變成為“五常大米”,或是真假五常大米摻和在一起進行售賣,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和農民利益。

  為此,五常市政府把監管作為五常大米品牌建設的牽動力,于2014年建立了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借助物聯網溯源防偽體系,從田間到舌尖,讓五常大米擁有全程可溯的“身份”。

  走進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新安裝的顯示大屏正在實時展示各類數據,功能區布局煥然一新。張野介紹,2022年五常市對物聯網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建設了溯源中國·稻鄉五常品質品牌區塊鏈溯源平臺,同步升級了大米溯源防偽系統。12月開始已陸續向每個農戶頒發“稻米銷售卡”,按農戶擁有的土地面積核算其稻米產量,將數據存入卡中。稻農銷售給稻米加工廠的數量將完成雙向確認,進而實現五常大米的總量控制。

  通過將10多萬的農戶、6000多家合作社、240多萬畝水田、70多萬噸大米、470多家生產加工企業、200多家分裝企業、400多家地標企業、9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50多家經銷企業等數據逐一錄入產業大數據平臺,五常市能實時監控產業運行數據,用數字化技術為五常大米品牌保駕護航。

  此外,五常市還利用技術與法律手段,采取“行政民事同步走,線上線下一起抓”的方式,開展維權打假和清網行動,對糧油市場、實體店面、網絡平臺銷售的五常大米進行甄別,向具有管轄權的市場監管部門發出協查函,通過第三方律師事務所向涉案企業或平臺發起訴訟,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冒用地標、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地理標志使用和證明商標授權,規范管理大米包裝物和產品標識,將稻種繁育、生產銷售、倉儲物流納入到五常大米溯源防偽系統,提升內外辨識度,推動地方立法保護,減少了對品牌的損害,有力地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糾錯】 【責任編輯:王忻】
      国产理论在线,看黄网站在线观看,国产性猛交ⅩXXX,国产精品偷伦视频无遮挡,清纯校花被c得欲仙欲死91,91制厂片在线观看